深圳市欧凯财税顾问有限公司 专业提供代理记账、财税顾问、财务尽调、税务诊断等服务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0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税务杂项] 对我们企业税收信息化的几点思考(一)--标准化是企业实施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复制链接]

6905

主题

8294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91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12 22:0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我们企业税收信息化的几点思考(一)--标准化是企业实施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赵国庆 / 2018-06-03 95 0 文字 大 正常 小

标签:税收信息化 税务杂谈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导读: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税收信息化开始关注?一方面税务局已经开始武装自己了,金税三期、大数据管税,税务局的信息化建设使得企业税收风险的暴露概率增大。另一方面,互联网加税务的推行使得企业建设自己的税收信息化工程成为可能。


我的一些客户经常咨询我如何开展企业税收信息化的建设,对于这个问题我这几年来也一直在观察和思考。这两年伴随“营改增”的改革,我也带领团队和国内知名的软件公司合作,给部分银行开展了“营改增”税收信息化的专项咨询服务,从而对我国企业税收信息化的建设也有了一定的贴近一线的感受。5月份,我在上海参加了大企业研究所和上海匡衡信息举办的企业税收信息化的一个高峰论坛,部分在企业税收信息化方面的先行者分享了一些经验和想法,这也进一步深化了我对企业税收信息化的认识。会后,我专门也走访了几家在税收信息化软件开发已经有成熟产品和实施经验的公司,进一步了解到目前企业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最新进展。

说实话,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税收信息化开始关注。一方面正如大家所提到的,税务局已经开始武装自己了,金税三期、大数据管税,税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使得企业税收风险的暴露概率增大,企业意识到自己不能落后。另一方面,互联网加税务的推行,网上申报、网上办税、电子发票,这些税收信息化高速公路的建设,也使得企业建设自己的税收信息化工程成为可能,这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防控企业税收风险。

但是,企业的税收信息化究竟应该从哪儿入手,是针对某个税种建立税收信息化系统,还是更宏大一些建立企业全税种的信息化管控系统呢,这个可能是很多企业困惑的地方。换句话说,企业的税收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寻找一个落脚点或突破口。从这次高峰论坛来看,大家几乎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从增值税发票信息入手,逐步构建企业的税收信息化系统,通过增值税发票信息的运用来给企业其他业务流程的自动化赋能。


增值税发票信息

为什么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从增值税发票信息(销项税发票、进项税发票)入手去构建企业的税收信息化系统呢?其实很简单,企业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是标准化和结构化的数据,只有有了这些标准化和结构化数据,才能为后期的开发和运用提供信息基础,否则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比如,一些企业已经能够实现采集企业所有报销发票(包括专票、普票、电子发票)的信息,实现发票的真伪验证、电子发票重复报销验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自动认证抵扣。同时,在第一阶段企业采集了增值税发票的全票证信息,对接企业的ERP系统,可以自动生成会计凭证,从而部分实现了会计核算信息的标准化,避免了同样的业务不同人核算不同的方法。同时,增值税发票信息还可以为报销系统赋能,设置一定的权限实现自动报销。那也可以和企业的内控审批系统结合,设定一定的审批规则,实现机器人的自动审批。这些在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完全实现了。

这个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企业的税收信息化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基础数据来源必须是标准化和结构化的。如果企业本身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就很差,贸然开展税收信息化建设必然事倍功半。比如,我们在和国内某家大型软件公司给银行进行增值税系统信息化建设中就发现这个问题。如果该金融机构的财务信息系统很完备,核算的颗粒度很细,完全满足“营改增”的价税分离、进项税转出识别、开票信息识别,那这家企业的增值税系统构建就比较简单。如果这家金融机构财务系统本身就很乱,别人对于利息收入用了30个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但你家只有2-3个科目核算,财务系统数据无法满足价税分离和开票信息需求,那软件公司就需要从业务系统中提取数据后进行加工,加工完了还要和财务系统数据进行比对验证,如果你的业务系统又多,信息化程度有差,那增值税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就很崩溃,最终实现的效果也很差,经常容易出错。所以,我们发现,增值税信息化系统搞得比较好的那几家银行都是原来新准则财务系统就是找这家软件公司做的,当时建立财务系统时已经系统梳理了和业务系统之间的关系,增值税系统可以直接从财务系统取数就基本能满足“营改增”的核心需求了。

因此,企业的税收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从哪儿入手,何时入手一定要考虑企业现有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如果企业自己的信息化系统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税收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中会遇到无数的坑,到最后肯定无功而返。就好比我们上面说到的基于增值税发票这种标准化数据源收入,你如何高效获取发票信息就并非大家想象这么简单。因为在增值税专票勾选平台或普票二维码信息只包含了发票的部分信息,增值税发票的全票面信息在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企业即使通过OCR抓取全票面信息,那也要实现和发票查验平台获取信息比对才能进入下一步运用。因此,如何实现100%准确率的高效获取增值税发票全票面信息,就这一个点也许就存在很多坎,更不要说企业在税收信息化建设中需要获取其他信息中遇到的问题了。


http://shuo.news.esnai.com/article/201806/175572.shtml

----------------------------------------
深圳市欧凯财税顾问有限公司
专业提供代理记账、财税顾问、财务尽调、税务诊断等服务。
您,专心创业去改变世界;我,专业服务免财税之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05

主题

8294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915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6-12 23:03:11 | 只看该作者

对我国企业税收信息化的几点思考(二)--安全性是税收机器人推广运用的前提

赵国庆 / 2018-06-10 135 0 文字 大 正常 小

标签:税收信息化 税务杂谈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导读:财税机器人的实质就是一种爬虫外挂技术,既无太多IT技术含量,也无太大税收技术含量。但这种工具化技术,如果无法解决安全性问题,就不会有大规模的商业应用价值。


运用机器人技术实现一键生成申报表,一键实现网上申报,通过机器人技术实现自动银行对账等等也是当下在企业税收信息化建设中大家热议的话题。去年,“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都纷纷推出了各自的财税机器人,也使大家对于这个新技术眼前一亮。的确,这个技术的采用真的能大大减轻重复人工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但实践来看,问题真的有这么简单吗。从机器人技术的演示来看,机器人技术更多的应该是在一些有明确规则,简单化、重复化的工作场景中进行运用。因此,用机器人技术实现和银行自动对账应该是OK的。但是,如果这项工作比较复杂,涉及较多的人工判断和修正,机器人技术的运用就会存在很多难题。比如,你说,对于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你能基于财务系统、业务系统数据就能一键生成,不要人工干预吗,那肯定不可能。因为很多纳税调整都需要人工判断的。那些说什么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能实现部分代替人工判断,我说实话这都是一些吹吹牛的说法而已。技术上能不能实现?我想肯定是可以的。就生成一个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很多情况还是可以穷尽的,再难也不会比自动翻译技术难实现。但关键是我们要考虑的是实现的成本和由此带来的收益。如果你税务总监说我花费老板1000万,终于实现了一键生成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当别人报税季都在加班时,我敲个键盘,喝杯咖啡就搞定了。有这种想法估计是非常危险的。不要说在民企,就算在国企那也要算一本经济账的。作为一起企业的税务总监,要对本企业税收信息化的盈亏平衡点心里要有数。大数据、AI职能、机器人什么技术都很棒,但实现起来都是要花成本的。税收对所有企业而言并非直接创造价值,而只是避免潜在的损失。作为企业的老板,更关注的是税收信息化究竟能为企业带来哪些潜在的效益。有人说,这个可能是民企关注的,国企这方面压力小一些。但我想即使你是100%国有,你也有经营业绩EVA考核。是赚更多税后利润,最终以分红上缴国家,还是多缴税,体现更少的税后利润,虽然两种结果一样,估计企业经营者还是要考虑税收的影响吧。所以,我强调的是,不管国企还是民企,在对税收态度方面肯定有差异,但是对于每个企业而言,了解你自己企业税收信息化的那个盈亏平衡点在哪都是必要的,清晰了解这个问题也是决定你这个企业究竟在什么时候开展税收信息化、优先从哪些方面开展税收信息化以及需要调动多少资源做税收信息化。

从机器人技术在税收中的运用来看,一键生成申报表的功能其实还比较复杂,复杂的不在软件工具上,复杂的在于任何一键生成申报表的机器人都无法实现即插即用,都必须涉及到要按一个项目,需要人工到企业进行现场实施。姑且不谈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的一键生成,就连增值税申报表的一键生成,都涉及到和增值税开票系统、财务系统、业务系统的多源头取数,有些进项税转出问题也都需要人工干预,无法真正实现一键生成。当然,如果企业总、分机构非常多,当地有预交,后期又要汇总申报,只要把规则明确并穷尽了,机器人的确能实现部分自动汇总的功能。

因此,我们总体判断是申报表自动生产机器人,实际上根本无法按卖软件模式进行,都是要按单个具体项目实施去做,最大的成本是现场人力实施成本。那这种商业模式成本就很高,规模也很难上的去,因为你面对每个企业都是个性化系统和个性化的需求。


所以,我就转向了对一键申报机器人的探讨上来了。我专门去了一家比较有实力的软件公司,我问了一下他们,“四大”展示的那种能够自动进行网上申报的机器人他们能否实现呢?这家软件公司告诉我,他们去参加过某家“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项目演示后,回去告诉自己的软件开发人员,也就琢磨了一周时间就实现了这个功能,而且他们自认为实现的效果比该事务所展示的效果还好。

实际上,申报机器人就是一个外挂技术。他们给我展示了一下,企业只要下载一个客户端,将企业的已经通过EXCEL填好的申报表上传到客户端,设置企业网上申报的用户名和密码,机器人就能自动申报了,非常简单。我看了后也很兴奋,这个软件好啊。不同于一键生成申报表的机器人,吹的再好由于无法实现即插即用,很难落地。但是,这种自动申报机器人是标准化的啊,完全可以卖给所有的企业,即插即用,不就可以实现自动申报了吗。全国有这么多企业,就算一家一个软件卖100块钱,每年再收一些服务费,那也是一个客观的市场。

我就问这家公司,既然这个自动申报机器人这么好,为什么他们不主动推广卖呢?或者我不卖,免费给企业用,通过在客户端放广告或游戏实现流量变现不也OK吗?他们告诉说,实际没那么简单。因为,自动申报机器人有个前提条件就是首先要登录到企业的电子税务局。但全国不同税务机关的电子税务局系统是不一样的。比如,某些地方税务局开发的进入电子税务局验证码就很简单,就4-6位数字。但有些地方税务局的验证码就比较复杂。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大家都用这种自动申报机器人申报,税务局的那一端的带宽有限,他只有8车道,你速度慢一点大家都能通过。如果你100辆车都以时速100公里/小时一起冲向税务局系统,税务局的申报系统很容易死机。因此,很多税务局在电子税务局的入口端都不断进行反爬虫的升级,原先是数字验证,到后来的图片验证、到人工拼图验证,再到最后的短信验证码或电话验证码验证。图片验证、人工拼图验证现在都有人专门开发破解技术来实现。但如果短信验证码或电话验证码验证,那这个小机器人就没撤了,你都自动登录不进去,那如何实现自动申报呢?看来,我们看到的美好的东西在实践中是这么的弱不禁风。

后来,这家软件公司基于某国税的电子税务局,专门给我展示了申报机器人是如何自动申报的:

1、企业在客户端上传增值税申报表,点击保存执行;

2、系统自动打开浏览器,登录电子税务局,输入用户名、密码、验证码登录;

3、点击增值税申报表,打开;

4、3秒时间填好所有数据,点击保存,结束退出。

所有过程一气呵成,确实很棒。不过,当我看完了以后我笑了一下,这里面似乎存在很大的问题。财务人员想到的是,每个月申报期最后几天,因为集中申报,系统无法登陆,申报老异常,需要加班。现在有机器人,晚上下班前,设置好,机器人深夜工作,第二天来上班一看,一些都完成了,非常美好。但是,我看到的问题是,因为要实现网上申报,必须要连接外部网络,你让这个机器人登录你的网上税务局,他虽然能自动申报。那如果我在软件上装一个后门,我帮你申报的同时,把你申报系统中财务报表信息、其他税种申报信息、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申报信息全部偷走,你怎么办?税收缴纳信息是企业的核心机密,如果这种机器人有后门,企业的核心机密信息不完全暴露了吗?

目前,提供这种申报机器人的公司都是用的公有云,控制平台在公有云上,企业信息很容易泄露。即使开发企业不作假,外部黑客攻破公有云就会导致大面积信息泄露的风险。

如果基于企业集团,把这个控制平台建在企业私有云上能防止泄密吗?我和这家软件公司沟通后认为,实际也不可能,因为网上申报必须连接外网,只要有这个环节,你就无法保证在自动申报的过程中企业信息不发生外泄。

我突然想到了李彦宏的一句话,中国人对隐私问题没那么敏感,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那我们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呢,你愿意用你的核心数据隐私去交换纳税申报的便捷性吗?正如周鸿祎对自动驾驶技术的评价一样,解决不了安全性问题,自动驾驶技术就没有大规模商用化的可能性。

一样,税务机器人要转入大规模的商业化运用,前提也必须解决安全性问题。否则,这种机器人就和前几年大家热衷推的财务SaaS云一样,本以为能卖给所有企业,就因为安全性的顾虑,目前也只能卖给有限的代账公司,去给对财务数据保密性要求不高的小企业提供服务。那如果这种申报机器人只能卖给代账公司,其商业价值就很有限了。

本来这种机器人的实质就是一种爬虫外挂技术,既无太多IT技术含量,也无太大税收技术含量。但这种工具化技术,如果无法解决安全性问题,就很难有大规模的商业应用价值。



http://shuo.news.esnai.com/article/201806/175935.shtml


----------------------------------------
深圳市欧凯财税顾问有限公司
专业提供代理记账、财税顾问、财务尽调、税务诊断等服务。
您,专心创业去改变世界;我,专业服务免财税之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05

主题

8294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915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6-12 23:10:58 | 只看该作者

对我国企业税收信息化的几点思考(三)--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构建的误区

赵国庆 / 2018-06-11 79 0 文字 大 正常 小

标签:税收信息化 税务杂谈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导读:按照我对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的理解,在企业税收信息化的这个大工程中,税收风险监控管理系统是皇冠上的明珠,真要实现IT化是非常困难的,很难做到一套程序就能适用对所有企业的税收风险监控。

我记得去年我碰到一个朋友,说他历经几年终于研发出了一套适用所有企业的税收风险监控管理系统,近期准备对外招商公开卖这个产品。说实话,我听后的第一个反应是比较茫然的。因为按照我自己对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的理解,在企业税收信息化的这个大工程中,税收风险监控管理系统是皇冠上的明珠,真要实现IT化是非常困难的。不同的公司业务千差万别,就是同样一个公司,面临不同税务机关、不同税务干部对政策的理解不一样,你怎么能做到一套程序就能适用对所有企业的税收风险监控呢?我就问了他,你这个监控管理程序是什么原理呢?他告诉我,他的这套监控系统有100多项风险指标,比税务机关目前的指标还要全面。他的软件对接企业的财务系统,自动提取企业的财务数据后,可以给企业生成一系列的风险监控点,帮助企业应对税务风险。现在税务局也是通过风险指标监控企业税收风险,我们给他这套软件比税务局的指标还要全面,这样企业就能很好应对税务机关的风险评估了。

以这种视角来看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的人还不少,就我了解,已经有一些事务所或软件公司从税务局风控岗位挖人,准备把税务局那套指标拿出来,开发软件卖给企业用。说实话,这完全是不动脑子做出来的事情。税收风险监控系统在税务局角度和企业角度是完全两个不一样的东西。

税务局为什么要用那么一系列的基于财务数据的风险指标去扫描监控企业呢?第一,核心的原因是因为税务局无法直接掌握企业第一手的真实数据,目前只有企业的申报数据和财务报表数据等有限的数据,且真实性还无法直接验证;第二,税务局由于有不同企业报送的财务报表数据,所以可以通过行业内一定的横向比对去间接发现一些问题。换句话说,税务局对企业风险监控就好比医生看病,你说你胃不舒服,但我没有胃镜这种直接手段,那只能通过中医搭脉、抽血化验等各种间接的指标来评估你是否胃有问题。如果我有先进的胃镜技术,能够轻松且直接的把你胃部看得清清楚楚,那又何必用那些间接指标去猜呢。

对于企业端的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企业所有的基础数据对我们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是全部开放的,你要建立管理系统干嘛用100多项指标去猜呢,指标越多,无效率也越高。作为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而言,企业端的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一定是业务驱动的,即企业究竟开展什么样的业务,这些业务是何种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是否存在税收风险,各种业务在财务系统中是如何核算展现的,存在哪些业务与税收、会计与税收上的差异,对于这些差异,我应该在什么环节处理税收风险、以什么样的IT手段去监控和有效处理这些税收风险,最终实现企业整体业务的合规性,这是企业端税务风险管理系统要做的事情。但是,真的要实现这个目的真是难于上青天啊。第一,企业的业务模式可能多变,第二,税收政策既多变,不确定性也高。比如一家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同样一种业务,不同省、市税务局的处理方法都不一致,在有些地方管理和稽查也不一致,还经常变化,你系统怎么管?第三,企业可能业务系统有几十个,各个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孤岛。如果没有财务集中共享,同样业务在不同人手中核算的科目也不见得一样。比如我有一次去华为交流,他们可能想建立一个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风险管控系统,但是你这个系统需要的数据可能涉及到上百个业务系统的数据,你如何把这些数据有效提取出来,还要考虑和财务系统的对接。所以,企业如果自己内部信息系统就纷繁复杂,税收风险都源于业务开展,你要建立一个横跨所有业务系统的税收系统,而且税收政策还不像会计准则那样有确定性,你说这个工作难不难。第四,成本收益的考量。企业的老板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这个问题。本身税收不是直接创造价值,只是参与价值分配的。建立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的收益=税收不合规(包括违法或失误)成本*税务机关发现的概率,成本=企业税收系统开发成本。只有收益大于成本,大家才有驱动力,否则是不长久的。在这个关系中,我们能看到的是随着税务机关开始武装自己,税收违法行为被税务机关发现的概率上升了,但有没有达到使收益超过成本的地步,那就是不同企业需要根据自己情况去评估了。应该来看,针对专项业务,比如发票、土地增值税这些单项事项建立有针对性的税收风险监控系统并评估的,但这个一定是基于业务的,而不是基于财务指标的。

另外,基于财务风险监控指标开发的系统给企业用,实际上存在不道德的地方。为什么,风险监控要成功,不仅要指标,更关键要的是指标的预警值。比如,你验血,我只告诉你红血球数量、白血球数量有什么用呢,一定要有正常值才能做判断。基于财务指标的风险监控系统,一定要有预警值。国家税务总局每年都要公布具体行业的增值税税负、企业所得税税负等各种指标预警值,这个预警值不是公开文件,是保密的。那你开发这个系统卖给企业用,如果要来应付税务检查,必然要得到这些不公开的预警值,这个实际上就是违规,甚至是违法的。其次,企业要这个干嘛。如果你根本就不想偷税,你就应该基于自己业务分析看有没有税收风险,在业务端、财务端就把税收风险给扼杀在萌芽阶段。此时,你怕税务局的那些风险指标干嘛,他风险指标有异常,是他指标问题,又不是你自身问题。如果你本身有账外账,你想偷税,又不想给税务局发现,你才对这个感兴趣。我就碰到过一个给企业代账的老会计,她告诉我,她做账很有经验,通过延迟进项抵扣等各种手段,把企业的增值税税负率和所得税税负率都围绕在税务局预警值范围内,还略有波动。税务局这几年就从来没找过她。所以,这也给税务局提个醒,既然你要开展对企业的风险评估,这些预警值是要严格保密的,因为你是需要通过这些值去发现企业的税收问题,而不是把指标调到你不报警的状态。你总不能打电话给企业,唉你们家为什么增值税税负率老是预警,我们低于2.5%都要推送风险应对的。你都把底线露给人家看了,还监控什么啊。

现在税务机关已经都开始转变观念了。在千户集团的风险管理中,大企业司开始搜集企业财务和业务数据,已经开始基于企业业务特点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企业税收风险点,而不是简单基于一系列财务指标了。比如,去年总局大企业司推送的银行贴现资产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风险点就肯定是基于业务驱动的思路。这个风险点,你基于财务风险指标一辈子也发现不了。

相由心生。税务机关由于无法看到企业的“心”,那只能从“相”入手,但最终目的是要促进企业有一颗自愿遵从的“心”。所有,企业如果有一个自愿遵从的“心”,防范税务风险应从“心”入手,那何必执着于风险指标之“相”呢。


http://shuo.news.esnai.com/article/201806/175937.shtml


----------------------------------------
深圳市欧凯财税顾问有限公司
专业提供代理记账、财税顾问、财务尽调、税务诊断等服务。
您,专心创业去改变世界;我,专业服务免财税之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标签索引|OK CaiShui.com ( 粤ICP备2022051489号 )

GMT+8, 2024-11-21 02:39 , Processed in 0.0673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